蘇交科先后申請并獲準成立了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、20余個部省級科研平臺、10余個市級科研平臺及1個博士后工作站、1個企業院士工作站和1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。其中公路領域的科研平臺19個、市政領域的科研平臺5個、軌道領域的科研平臺5個、航空與水利領域的科研平臺4個、數字化、智能化領域的科研平臺6個、環境與節能領域的科研平臺6個。
長大橋梁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(國家科技部,2023)
新型道路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(國家發改委,2021)
長大橋梁健康檢測與診斷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(交通運輸部,2008)
先進道路養護材料協同創新平臺(交通運輸部,2014)
公路建設與養護技術材料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(交通運輸部,2017)
大跨索承橋結構安全與長期性能交通運輸行業野外觀測研究基地(交通運輸部,2020)
江蘇省公路橋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江蘇省科技廳、交通廳,2004)
江蘇省路面養護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07)
江蘇省橋梁質量檢測及營運安全評價公共技術服務中心(江蘇省科技廳,2008)
江蘇省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科技研究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,2012)
江蘇省地下空間探測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2)
江蘇省水下隧道綠色智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0)
江蘇省城市橋梁管養技術中心(江蘇省住建廳,2020)
廣東省路橋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廣東省科技廳,2023)
江蘇省“四好農村路”發展研究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、農業農村廳、郵政管理局、鄉村振興局,2023)
江蘇省長大橋隧智慧運維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4)
南京市地下空間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2)
南京市地下空間綠色智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20)
南京市橋梁工業化建造綠色低碳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23)
自然資源部城市地下空間探測評價工程技術創新中心(自然資源部,2019)
南京市城市地下交通設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南京市科技局,2011)
南京市綜合管廊智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9)
南京市基礎設施智慧建造與運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南京市科技局,2020)
南京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雙碳智慧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22)
江蘇省軌道交通技術研究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,2014)
江蘇省站城融合與TOD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1)
江蘇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技術研究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,應急廳,2022)
江蘇省智能與綠色鐵路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3)
南京市有軌電車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9)
江蘇省港口船舶綠色技術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22)
江蘇航空產業發展研究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,2017)
南京市港口綠色集成系統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5)
中山市水務(中山水利)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中山市科技局,2021)
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處理及應用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(交通運輸部,2017)
江蘇省長大橋梁健康監測數據中心(江蘇省交通控股有限公司,2010)
江蘇省城市智能公共交通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16)
江蘇省數字公路工程研究中心(江蘇省發改委,2019)
南京市城市智能公共交通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5)
南京市水下隧道智能養護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17)
江蘇省交通環境監測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,2001)
江蘇省綠色循環低碳技術成果轉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(江蘇省工信廳,2013)
江蘇交通運輸行業能耗排放監測統計中心(江蘇省交通廳,2014)
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技術研發中心(廣東省交通廳,2024)
南京市分布式驅動系統工程研究中心(南京市發改委,2020)
南京市交通運輸節能與環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南京市科技局,2020)
博士后工作站
企業院士工作站
企業研究生工作站